以下内容摘自b站up主小约翰可汗的视频《苏联为而何强大》。内容不能说是分毫不差吧至少也是一字不漏
“这一切的原因正如切格瓦拉所说的:
‘我们走后他们会给你们修学校和医院,会提高你们的工资,这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也不是因为他们变成了好人,而是因为我们来过。’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强的鲶鱼效应,苏联也许不够好,但仅仅它的存在就足以推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和人类文明向前进步。
从1947年到1991年是人类历史上发展最迅速的半个世纪,在这段时间里,两大阵营为了证明谁是更好的社会制度,进行了空前的争夺,这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可以说在人类千百年的斗争史上没有比冷战更伟大的斗争了,相比于现在这个比烂的世界,冷战是一场竞争谁更优秀的斗争。
为了防止共产主义在己方蔓延,西方国家进行了巨大的让步,在冷战期间美国和欧洲的贫富差距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低的水平,欧洲建立了完善的福利制度,二战前对工人的残酷剥削一扫而光。
在科技方面,苏联将加加林送上太空,搞出了空间站,建立了人类的第一块太空领土,而美国更进一步不惜成本地进行了阿波罗计划,将人类送上了月亮。
在民用科技上,人类医学在冷战期间大踏步的进步,各种天马行空的发明都能获得批准。像超音速客机这种疯狂的发明,也只有在冷战期间才能上马。美国诞生了各种新型的家用电器,因为每一种新发明的应用都能给“美国式的生活”增光添彩。彼时的美国是真正的灯塔国,科技研发投入巨大,援助欧洲,拆解英法的殖民体系都是促进人类进步的事业。
在美欧逐步建立全民福利社会的同时,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突飞猛进。就医学而言,索尔仁尼琴在1954年还是个劳改犯的时候,塔什干的地方医院居然能把他的肺癌治好,苏联的医疗水平可见一斑。全民疗养制度在苏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遍布全国的疗养院成为了苏联的一大特色。
之所以有这种生活是因为苏联在和平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保证了8小时工作制,解体前一度考虑过7小时工作制。
在保证8小时工作制的同时,苏联将大量的高端爱好变成了全民爱好,比如芭蕾舞这种东西在帝俄时代是典型的贵族爱好,在苏联却变成了全民文化,极大的提升了百姓的审美水平。
熟悉苏联的人都会发现很多苏联的普通工人基本都有第二爱好,比如苏联的女宇航员在当航天员以前的爱好居然是跳伞。
至于教育方面,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苏联变态的高强度高速度的教育体系,以及全民级超高的数学水平,与他同时代的彼时的欧美教育体系也培养出了一大群高人,在各行各业都有大师级人物出产。关于苏联缺衣少食的段子主要在斯大林时期以及解体前的最后几年,实际上苏联的生活用品上的确是没什么选择,但生活水平绝对算不上差。
苏联在冷战期间毛纺织品产量世界第一,棉布产量世界第一,缬沙糖产量世界第一,奶制品消费量世界第一。
啤酒和冰淇淋消费量世界第二,苏联笑话虽然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但可不要认为一个缺衣少食的国家会成为世界一极。从社会生活上看,苏联人的生活水平是低于美国的也低于西欧和日本,但除此之外基本就是最高生活水准了。
赫鲁晓夫楼虽然丑,但它解决了苏联人的住宅需求,更重要的是它是国家免费发放的。
要知道赫鲁晓夫时期赫鲁晓夫可是和尼克松发生过著名的厨房辩论的,彼时的苏联人民生活水平飞速增长。赫鲁晓夫的理论是在苏联人人都可以分到国家免费提供房子,而美国的穷人只能睡大街,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如果没有足够的底气,谁敢和美国人比谁的生活更优越呢?
双方的社会生活各有优势劣势,美国人有充足精美的商品供应,更重要的是效率更高,而苏联更加公平,没有明显的贫富差距和阶级壁垒,而且更稳定,失业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也没有经济危机这种事情。
但苏联体制的缺点也十分明显,高度的计划性经济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民用需求被长期压制,商品质量差,科技成果转化为具体产品,周期长,见效慢,所以逐渐在冷战中落于下风。
美国人生活的缺点是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及失业风险,比如碰见了中东石油危机这种事就有点搞不定,但美国市场经济的优势始终是巨大的
冷战期间的美国工人可以做到一人工作养活一家人,两条狗,这是美国生产力强大的最好证明,也是美国人至今怀念的黄金时代,当然了苏联解体以后这种日子就别想了
毕竟没有威胁的资本家没有必要始终向工人让利。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一个过于超前的体制,带来了内部的资源配置极不均衡,军工业长期绑架国民经济,百姓生活水平在满足基本需求之后长期停滞,缺乏选择和享受。
苏联产品质量差贡献了大量的段子,但是除了苏联解体的末期,苏联人的问题始终在好不好,而不在于有没有上。东德在1979年拍过一个讽刺电影叫做《部长的汽车》,讲的是一个东德工人的私家车太旧了,机缘巧合下换了一辆部长的旧车,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的搞笑故事,电影的目的是为了讽刺东德的腐败,但是即使这样也可以看到一个事实,1979年的东德普通工人家庭是开得起私家车的,作为苏联的亲儿子,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社会主义阵营的生活水平。
在平权方面,冷战更是把整个地球的平权按了加速键。
苏联诞生以后,全球女权水平大幅提升,因为男女平等是苏联的核心立国思想之一。女性在苏联大量参加工作,第一个女飞行员,第一个女狙击手,第一个女宇航员等等成为了世界女权的代表。而冷战期间的西方在种族平权方面也有了巨大进步,美国废除了南北战争以来持续百年的种族隔离制度,黑人第一次在生活上拥有和白人平等的待遇,这和冷战的大背景是分不开的。
而全球性的殖民体系在美苏联手的拆解下全面崩溃,大量的民族国家获得独立。联合国成员国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从50多个增长到了近200个,这些国家的独立都离不开美苏的支持,全球的人们都开始拿起武器反抗殖民者。
总之冷战的世界就是这样一个时代,一个科技飞速进步,平权快速发展,贫富差距缩小,生活水平提升,现代化全面普及的时代。一个资本家不敢肆意剥削工人,一个全球化不敢随意剥削第三世界的时代,是一个人类正在逐渐摆脱锁链的伟大时代。
而这样的一个时代却坐在了核战争的火药桶上,毁灭可能就在下一秒,最光明的进步与黑暗的现实同时存在,这就是冷战的矛盾性。
冷战结束以后,美国再也没有搞过像阿波罗这样的疯狂计划,因为没有动力了
全球范围内,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急速扩大,巴菲特,索罗斯这种大鳄又可以拿出来当全球偶像了。而第三世界国家也一个个铐上了西方国家的枷锁,在全球化中被剥削得永世不得翻身
而这一切是因为苏联没了,冷战结束了,那个敢于为劳动者说话的超级强权不在了。
如果国际公约还在的话,香港资本家敢把活人赶进棺材那样的房子里吗?90年代以前香港的房价几次跳水跳成白菜价,为什么90年代以后从来没有这种事呢?
死人不会说话,后世的人可以拍出像《兵临城下》这样的小丑电影,对死去的巨人随意鞭尸,也许在有生之年,我们还能看到美军攻克柏林,苏联和德国成为轴心国的记载。
提起苏联的黑历史,古拉格也好大肃反也好,各种各样的苏联笑话也好,我都不否认,对于他的黑历史该批判的一定要批判,但是谁都不应该否认苏联精神的正义性,一个伟大的文明必然有一个伟大的精神的支撑,能成为超级大国的国家,一定有一个伟大的精神和使命在做他的后盾。
人类历史上三个超级大国: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联盟,他们都对人类文明的进步有着无可替代的推进作用。
那么一个如此强大的国家,为何最终会走向解体呢?
曾经的苏联是世界无产者的老大哥,是劳动者的避风港,而那个兵出布拉格,抛弃伊朗人民党,对社会主义兄弟动刀子的国家,那是一个张牙舞爪的红色沙俄,他武力再强大,也终究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
而苏联的精英们更厌倦了与百姓们共享一个国家的权力。苏联时代苏联高官们的腐败也不过只是走私一些紧俏商品而已,但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诞生的无数寡头们让苏联人民才知道了腐败的真正含义。直到苏联解体的前一天,他的军队也是天下无敌的,但一个背叛了自己灵魂的国家必然会被历史扫进故纸堆里。
屠龙者变成了龙,自然是要死掉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忘记曾经的勇气。
我们看着他出生,看着他成长,在他的影响下强壮了自己,也与他刀兵相见对峙多年,最终他用自己的死亡告诉我们要如何更好地活下去。莫斯科红场上解放军唱起了《喀秋莎》,是我们为这位相爱相杀70年的老朋友送上的一曲最后的挽歌。”